宣威市教育体育系统:“大课间+”玩出新花样 助推青少年成长

2021-10-26 宣威之窗点我马上听

下课铃声一响,孩子们跑出教室,来到操场上站好,大家踏着音乐节奏,挥舞着手里的花球欢快地舞起来,动作娴熟,自然优雅,阳光激情的活动氛围扑面而来,这是宣威市宛水一小“七彩课程”开展活力校园大课间啦啦操场景。

宣威市教育体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利用大课间组织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大课间活动是近年来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学校体育活动组织形式,花样翻新的校园体育活动改变了大家对课间操的刻板印象,让人眼前一亮:宛水二小分时段分年级进行活动,上午9:50到10:20,四年级、六年级学生在室外操场活动,做学校自编自创的韵律操、校操、特色操《少年》《天天向上》《卡路里》和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其它年级学生在教室内做《手铃操》下午4:00到4:30,三年级、五年级学生在室外操场锻炼,其它年级学生在教室里做《眼保健操》《手铃操》“学校需要因地制宜,找到符合学校特色、学生乐意接受的体育运动方式契合点,让学生享受快乐!”宛水二小校长尹剑勇说。第十中学发挥校园运动场地优势,全体师生参与上午大课间、傍晚大课间“激情跑操”、打太极拳、跳曳步舞。“曳步舞融入了体育的娱乐性、文化的丰富性和艺术的形象性,学生喜欢这种即兴、活泼、青春、活力的体育运动。”学校一名体育教师说,“学校把大课间操列入每年的运动会比赛项目,学生在强健体魄中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左所小学师生跳趣味十足的竹竿舞,在愉悦身心的竹竿舞中了解竹竿舞的文化知识,锻炼身体。双龙二小以推广中华传统戏曲文化进校园为契机,组织全体师生学习花灯戏曲常识,开设宣威花灯特色课程,开展好“宣威花灯非遗进校园”实践活动,在体育、音乐、美术、语文等教师团队的通力合作下,自编自创2套花灯大课间操,全面推广花灯大课间活动,全校师生人人会跳、个个能舞。“学校‘戏曲+’模式,融入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让学生学有所得、乐在其中。”双龙二小校长王云说。

大课间是学生体育运动的空间,学生参加各种体育项目,减轻压力,放松自我。学校遵循“趣味性、易掌握、好应用”的原则,融合传统文化教育、美育、德育,让学生玩出新花样:鲍屯小学把“跳房子”“弹玻珠”“踩脚印”等民间传统游戏引进校园,利用大课间、体育课、活动课中开展活动,学生紧盯地板上的“房子”,按照“房间数字”单双脚交换跳,丢石子占领自己的“房间”,自豪的表情洋溢脸上;学生三五成群趴在地板上,手夹玻璃珠,瞄准小洞弹过去,几番角逐,“哇!进洞了”传出阵阵欢呼声;清脆的哨声一响,学生找准小脚印的位置和方向,你追我赶往前跳,加油声此起彼伏,传统游戏在“学中乐,玩中学”的欢声笑语中焕发新的朝气和活力。板桥街道第二中学全校1200多名同学在富于激情和动感的音乐中,千人同时跳绳的场面让人体会“好玩”的童年幸福感。龙场镇中心小学每天10:15到10:55进行师生花样慢跑、武术操、红歌操、篮球足球操等丰富的大课间活动,让师生感受到大课间操别样的趣味。

大课间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释放个性的舞台。新文小学是一所民族小学,学校把民族团结进步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等各个环节,在大课间开展跑步、傣族舞、佤族恰恰舞等有共性又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以“民族团结心向党 红领巾共筑中国梦”为主题欢庆“六一”儿童节,大家同欢共乐,潜移默化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主旋律,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氛围。

“宣威市教体系统通过‘大课间+’模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特格局,让学生在运动中喜欢体育,热爱体育,享受体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宣威市教育体育局,市委教育体育党工委副书记、教育体育局党组副书记马绍良介绍说。文图:耿家宏、李秀梅

编辑:Mr先生 审核:Mr先生

说点什么吧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技术支持:瑞希云

广告服务 | 免责声明 | 投稿须知 | APP下载